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为哀悼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A. 林...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为哀悼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邓世昌

 

D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知识点。因为结合对联中的“海军威”,可以判断此人物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住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在弹尽的关头,他下令朝日舰撞去,最后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只有选项 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洋务派的重量级人物李鸿章曾经说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说,中国的思想是根本,西方的东西只能用来为中国的思想体系服务。由此可见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 实现君主立宪    D. 抵抗西方侵略

 

查看答案

1860—1862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这支所谓的“凶猛的反击力量”指的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洋枪队

D. 义和团

 

查看答案

如果请你把“洪秀全、南京、太平军”三组词联系起来判断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应该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元末农民起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隋末农民起义

 

查看答案

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