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

          

圆明园海晏堂被毁前旧迹图           圆明园遗址

(2)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材料三  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中写道:“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英法联军; (3)中国:墨守成规;科举制度不联系实际;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吸取历史教训;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求新图强。(双方各两点)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依据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火烧圆明园,给中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3)依据材料二“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由于墨守成规;科举制度不联系实际;封建制度的腐朽导致战败;日本却吸取历史教训;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求新图强,所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日本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A.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查看答案

(题文)清末诗人黄遵宪在《台湾行》一诗中写道:“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诗中的仇虏指的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德国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