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探秘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探秘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进来,完成本次探究任务吧!

(历史回眸)

(1)小明同学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间

历史大事件

1851年1月11日

    

1851年秋

太平天国在永安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3月

    

1853年5-6月

太平军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深入探究)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2)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怎样的社会?根据材料一,这个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①金田起义 ②定都天京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2)“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不能,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外交上缺乏经验;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解析】 (1) 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林金田村发动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位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了一次公开的分裂,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史称“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 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其内容是: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不《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也没有实行,所以不能实现。 (3) 依据材料三“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农民阶级本身具有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外交上缺乏经验,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些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材料二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决心发动的“新的侵略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场“新的侵略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什么特权?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是什么呢?

(3)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那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