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造英雄,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造就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杰出...

历史造英雄,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造就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杰出人物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根据下面表格的分类,将下列历史人物的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司马迁 ④诸葛亮⑤祖冲之 ⑥王羲之 ⑦北魏孝文帝⑧顾恺之

类别

序号

政治家

 

医学家

 

史学家

 

艺术家

 

 

任务二 (史论结合)

(2)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以秦始皇或汉武帝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任务三 (思考感悟)

(3)上述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 (家国情怀)

(4)中华文明灿烂悠长,光辉璀璨,上述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1) 类别 序号 政治家 ④⑦ 医学家 ①② 史学家 ③ 艺术家 ⑥⑧ (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具体表现:①政治上,鼓励推荐人才,建立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的制度;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②经济上,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推广进步的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③军事上,打败了北方的强敌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命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在西南地区设郡,使疆域大大扩展。④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汉武帝好大喜功,他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局面,农民暴动不断。 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因此他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帝王。 但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实行残酷的刑罚,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3)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富有智慧,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等。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②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③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历史。④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发明家。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后承刘备“三顾茅庐”之请,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宏图大业。⑤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治学严谨,从不盲从。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⑥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书圣”。⑦北魏孝文帝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⑧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其擅长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品是《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故答案为:政治家:④⑦;医学家:①②;史学家:③;艺术家:⑥⑧。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十分明显。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政治方面: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即三公九卿制)。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又推行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但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实行残酷的刑罚,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13个州郡,每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在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斥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汉武帝好大喜功,他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在他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局面,农民暴动不断。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历史人物都富有才干;英武果断;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富有智慧,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等。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历史人物,都有探索求真,永不放弃的品质,富有改革创新的精神等。作为中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所述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请根据材料二写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点汉化措施。

(3)上述两次改革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4)你认为上述两次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今我国深化改革取得的系列成就,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开发南疆,秦朝在南方兴修了哪一水利工程?

(2)读图(b),西汉政府在★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c),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

(4)读图(d),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B.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D.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官渡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图1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