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开发南疆,秦朝在南方兴修了哪一水利工程?

(2)读图(b),西汉政府在★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c),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

(4)读图(d),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1)秦始皇。灵渠。 (2)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A.吴国。B.蜀国。C.魏国。赤壁之战。 (4)躲避战祸。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5)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解析】 (1)第一问,依据“图(a)秦朝的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时期,兴修了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2)依据“图(b)西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在★处设置的机构是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都护”是西域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第一问,依据“图(c)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建立魏;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所以,A.吴国;B.蜀国;C.魏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是孙刘联军和曹操,曹操战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曹操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传染病;孙刘联军采用准确战术,火攻曹军。 (4)依据“图(d)东汉、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战乱少,江南地区相对稳定;大量北方人南迁;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5)依据四幅图片信息,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得到解决,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大交融。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B.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D.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官渡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图1中的历史人物被后人称为“书圣”,他集书法之大成,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该图中的作品反映了他使用的哪种书法字体(     )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查看答案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

A. 阿基米德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查看答案

下左一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其作者是

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