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淝水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能体现西晋历史状况的有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实现短暂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八王之乱致使西晋灭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 蜀、吴、魏

B. 魏、吴、蜀

C. 魏、蜀、吴

D. 吴、魏、蜀

 

查看答案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

A. 发展经济    B. 争权夺利

C. 打败孙权    D. 统一中国

 

查看答案

学史使人明智,小明学习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感慨地说:“200年曹操以三四万人打败了袁绍十万大军;208年率二十多万大军却败给了只有五万人的孙刘联军,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明明白的道理是(  )

A. 只要兵多就会打败仗

B. 要想统一就会打败仗

C. 没有合作就会打败仗

D. 骄兵必败

 

查看答案

有人说:“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谈马克思主义已不适育了。”对于这一观点,你有什么想法?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