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卢沟桥”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卢沟桥事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B项指的是南昌起义的影响;D项指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的许多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应是 (  )

A. 歌颂中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查看答案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密电中“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

A. 西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查看答案

遥远的东西方曾因丝绸之路而牵于一线。两千多年后,以网络传播替代驼队,加速着人类文明交流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追溯】

(1)上图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请写出这一建筑见证的文明古国的名称。它除了是国王的陵墓还是什么的象征?

(2)由上图可知西方文明的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的。你可知西方文明之源到底是哪里?

【文明差异】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3)材料一的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伯利克里在一次公演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4)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多数人”指哪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文明交融】

材料三: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慢慢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人教版《世历史》九年级上册

(5)材料二中“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把什么计数法传遍了全世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扩张,最终确立起罗马人在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1)什么时候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的大起义是什么?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鼎盛时代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千百年来,罗马帝国被当作人类统治的制度典范,拥有严密的防御体系、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复杂的行政体系和繁荣的交通贸易网。当时人们相信,“永恒之城”罗马永远不会陷落。自4世纪起,北方的日耳曼人……涌入西罗马帝国,他们建立了许多王国……476年,西罗马皇帝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

——摘编自《罗马帝国的陨落》

(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 “永恒之城”陷落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成就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