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

(2)红军“远征”原因是什么?

(3)该事件是什么时候开始?

(4)红军的出发地点?

(5)谈谈你对该事件的看法?

 

(1)红军长征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1934年 (4)江西瑞金 (5)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 【解析】 (1)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诗词中“红军”“远征”、经过的地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 (2)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时间,旨在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 (4)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点,旨在考查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长征。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根据材料诗句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长征表现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长征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把革命推向胜利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

B.

C.

D.

 

查看答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A. 实现了井冈山会师

B. 到达了吴起镇

C. 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 渡过了金沙江

 

查看答案

某校准备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适合的路线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瑞金—遵义—会宁

C. 上海—瑞金—遵义—吴起镇    D. 井冈山—瑞金—遵义—会宁

 

查看答案

下列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应是

①翻越大雪山

②飞夺泸定桥

③遵义会议会址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塔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③

D. 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 1921年

B. 1935年

C. 1936年

D. 1978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