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电文节录

材料二: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说:“回想这20多年,‘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材料三:鄙人亟愿与先生会面,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三中的“渝”指何地?

(2)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3)从材料二看,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材料中找出依据。

(4)从材料三看,对蒋介石的邀请,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持什么态度?为什么采取这种态度?

 

(1)重庆 (2)共商国家大计;《双十协定》 (3)对抗;“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4)支持谈判;为了和平,为了国家大局利益。 【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的“渝”指重庆;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谈的理由是共商国家大计;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的结果是: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对抗。坚决消灭共产党;材料中找出依据是:蒋介石对高级将领说:“回想这20多年,‘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由此可见是敌人的关系。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蒋介石的邀请,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持支持谈判;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是: 为了和平,为了国家大局利益。中共中央对和平表示出积极的态度,甚至作出一定的妥协,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共合作: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丰碑意义的大日子,因为这一天开始两岸全面实现直接“三通”,即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

材料一:改组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材料二: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三: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材料四:

(1)材料一的事件意味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主要任务是?

(3)材料三的重庆谈判却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和平,此后爆发了决定中国人民命运同时也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战争,这场内战的名称是什么?

(4)国共之间如果有第三次合作,那么你认为这次合作最重大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查看答案

标志着全国内战爆发的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查看答案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誉为战场上的最佳搭档。1947年6月底,他们指挥的哪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转战陕北

C.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D. 发动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签署了《双十协定》

C. 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 通过了《共同纲领》

 

查看答案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A. 渡江战役    B. 淮海战役

C. 挺进大别山    D. 平津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