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如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E到F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如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E到F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的展开

B. “大跃进”的影响

C.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 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E(1975年)到F(1985年)变化的,因为选项A. 一五计划的展开(1953--1957),选项 B. “大跃进”的影响(1958年开始),选项C.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1976),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 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1978年至今)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底,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 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查看答案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居安思危    B. 无私奉献    C. 救亡图存    D. 乐观主义

 

查看答案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歌谣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D. 实行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