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其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 B. 援助...

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其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外交关系

B. 援助中国

C. 征服中国

D.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D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经济文化繁荣,日本落后,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故本题应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前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②注意重用人才

③杰出人物的积极作用           ④社会经济的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

A. 抗击突厥    B. 重用人才

C. 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 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查看答案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2)“胡虏”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哪里?

(3)此民族与南宋在战后订立的合议称作什么?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这里所说的“科学考试”指的是什么?

(探究二)思想篇

(3)诺贝尔奖得主在聚会上说,解决本世纪的问题需要“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除了体现在教育方面外,还体现在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学派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