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材料三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1)洛阳;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或者成为南北经济联系的纽带或者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2)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去奢省费或者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 (3)经济重心南移或者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向南方或者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 (4)发达的交通、统治者重视、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等。 【解析】 试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的准确识记,材料中作者的意思是人人都说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这条河(京杭运河),但是到现在这千里的通航都是依赖这条河,因此可知“此河”指的是大运河,其中心是洛阳,由“千里赖通波”指的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社会发展的准确认识,依据“《贞观政要》”可知材料评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其“存百姓”的措施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去奢省费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古代我国经济发展因素的准确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可以从交通、国家的政策与重视程度、社会环境以及人口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2)“胡虏”中的“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哪里?

(3)此民族与南宋在战后订立的合议称作什么?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这里所说的“科学考试”指的是什么?

(探究二)思想篇

(3)诺贝尔奖得主在聚会上说,解决本世纪的问题需要“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除了体现在教育方面外,还体现在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学派在哪个朝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课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残酷的暴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2)这是唐朝皇帝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清朝康熙帝六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政绩显赫,请问他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努力

(4)由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科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隋朝的建立者是:(   )

A. 杨广    B. 杨勇    C. 杨业    D. 杨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