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1)材料一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某某村“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说明:材料二的历史资料均来自“大包干纪念馆”:“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和该村“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2)请问某某村“大包干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材料二中该村1979年比1976年,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请分析导致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对于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变化:粮食产量下降;变化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2)地点:小岗村;原因:实行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借鉴:农业政策的调整要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农村生产力;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等。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958年——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可知,从1959年开始,粮食产量下降。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全国出现了高指标、浮夸风的“大跃进”运动和大办食堂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粮食生产产量连连下降。所以,导致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18个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经营特点是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所以,“大包干纪念馆”应建在小岗村。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信息“某某村‘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可知,1979年与1976年相比,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知识,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将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依据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政策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主要原因是

A. 生活观念的变化

B. 西方文化的影响

C. 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城市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段话中的“这些东西”是指

A. 大庆油田

B. 籼型杂交水稻

C. “两弹一星”

D. 青蒿素

 

查看答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使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周恩来的外交才能

D. 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查看答案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现代的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

B. 社会主义制度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