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亲)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亲)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乃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引自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并根据材料说说他为此采取什么措施?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杜甫的诗描绘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什么局面?

 

(1)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轻徭薄赋,注重减轻农民负担。 (2)广纳贤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3)唐玄宗“开元盛世”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太亲)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第二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采取了轻徭薄赋,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2)依据材料二所给信息“武周时期搜罗人才”、“能够重视农业”可知,材料二中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武则天统治时期,她广纳贤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视发展生产。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唐朝。

 

查看答案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相继灭掉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

 

查看答案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之间的战与和,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宋太祖通过陈桥驿兵变夺取政权,深知拥有兵权的武将对皇权的威胁,因此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查看答案

黄巢起义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