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分析这场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党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时,对广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他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2018年3月8日《央视网》整理

(4)结合材料四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1)原因:洋务派不改变封建统治;观念保守,思想落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 (2)阻力:旧式知识分于强烈反对;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河。 (3)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意义:使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因素:①改革的领导者要高瞻远嘱、意志坚定,同时掌握实权,做到政令畅通。②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实际。③改革要措施得当、配套完备,行之有效。④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⑤要有良好的策略,尽量减少改革中的阻力。⑥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者,亦可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洋务派不改变封建统治;观念保守,思想落后;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文化。 (2)根据材料二: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得出旧式知识分于强烈反对;由材料“……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得出: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由材料“……敢履次抗诸臣之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得出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光绪皇帝没有实权;由材料“……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得出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等;由材料和第一小问已知反映的戊戌变法,结合课本所学,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河。 (3)根据材料三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 “特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党作出了成立经济特区的决定,第一个经济特区就是广东的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依据前面的材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同结局,得出改革的领导者要高瞻远瞩、意志坚定,同时掌握实权,做到政令畅通;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当时的实际;改革要措施得当、配套完备,行之有效;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要有良好的策略,尽量减少改革中的阻力了;改革应根据实际情況,循序渐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都在昭示民粹主义回归的强势抬头。全球化遭到了民粹主义的严重挑战。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等“中国方案”、各种自由贸易区、2017年欧洲几场大选对民粹主义的胜利等等使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全球化退潮。据此(     )

A. 全球化已经遭遇重大失败    B. 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C. 民粹主义可能取代全球化    D. “一超多强”会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慕尼黑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国际歌》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查看答案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光荣革命”的胜利    D. 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