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题文)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他们为抗击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

(题文)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他们为抗击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朝代

人物

事迹

明朝

戚继光

肃清东南沿海倭患

清朝

郑成功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朝

康熙皇帝

亲征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者

 

 

A.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C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民族英雄及事迹可知,戚继光、郑成功、康熙皇帝都属于明清时期,这些事迹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故D符合题意;A项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另一特点,其表现有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管辖措施;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     )

A.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 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

C. 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    D. 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查看答案

可以通过下图所示内容可以了解到 (    )

A. 促进了北魏统一北方

B. 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矛盾

C. 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D. 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汉化

 

查看答案

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适逢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也是《周口店记忆》新书出版发行之日。《周口店记忆》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

A. 会使用火    B. 依靠采集生活

C.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D. 会制造石器工具

 

查看答案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发展篇)

材料一  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何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由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美日崛起篇)

(2)由图片及所学知识,“五月花”号抵达北美150多年后,北美爆发了一场独立战争,请写出战争的转折点及其世界影响。

(3)美国“黑奴”最早来源于欧洲殖民者的哪一罪恶活动?1862年美国政府为解决“黑奴”问题颁布了什么文件?“黑船”事件引发了日本哪一社会变革?

(合作共赢篇)

材料三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 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4)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推行的什么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人为加强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该组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四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说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哪些发展趋势?“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嘉兴南湖游船

 

(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之路)

图①农业生产合作图②手工业生产合作

③公私合营

(4)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创新之路)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五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五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