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发生在1951年10月的( )

A. 开国大典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结束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10月,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守岁祈愿的一场文化盛宴,反映了百姓的鲜活人生和时代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

主题

1983年

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年

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

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年

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资料来源:央视网

材料三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频道以摘播方式,通过198家海外媒体,在14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

——《人民日报》2018年2月17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材料二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据材料三,概括春晚作为文化盛宴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改革开放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材料一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四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1)材料一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措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举例中国采取的重大举措。

(4)材料四反映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说:“我们研究历史,应当着眼的,至少要顾及思想的、政治的、民族的和经济的等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发现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派学生子路去问她:“你哭得这么伤心,是不是不止一次遭到这样的不幸了?”她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

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统治。”孔子对学生们说:“你们要记住,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啊!”

——译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1)材料一中的故事反映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请看某同学画的一幅漫画及注解。

(2)该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始于什么时期?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作用。

材料三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3)请写出材料三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四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主人公宋小官被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抛弃,夫妻被迫分离,穷困潦倒。后来通过做生意,逐渐积累了巨额资金,就在南京风仪门内,买了一个几十间房屋的大宅子,接回了苦苦等待的妻子。然后又和大多数商人一样,置买大量土地,依靠收地租,过上了富足悠闲的生活。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境遇?宋小官大量买田置地,是因为当时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约王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则掌握__________权。

 

查看答案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____________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___________,转战北,贺龙、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