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

《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D 【解析】根据题干史料记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与金的议和,约定两国以黄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并且年年交纳岁贡;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查看答案

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 秦桧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岳飞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查看答案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游览风光的游客    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查看答案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凤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唐朝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