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材料四    入世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请回答: (1)1500年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据材料一,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据材料二,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办法?

(3)材料三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 30年代的苏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

(4) 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入世”的影响。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为此采取了哪些对策?

 

(1)方式:国际贸易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办法: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3)说明: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 (4)2001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或增强世界经济活力。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等。任意两点 【解析】(1)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知,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方式有:国际贸易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根据材料二“……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可知,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办法是: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 (3)材料三“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的位次”变化的数据说明了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轻工业、农业相对落后. (4)根据材料四“入世至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可知,2001年中国“入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或增强世界经济活力)。中国“入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 年中国正式成为 WTO 的一员。因此中国采取的对策是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技术等。(任意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时,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三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钱乘旦

材料四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在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和古希腊两种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据教材列举明清强化统治的政治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具体措施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英国是如何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为此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学者眼中“不合理的东西”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合理主张。

 

查看答案

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查看答案

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这番对话后苏俄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

A.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 征粮队到农民家中征收余粮

C. 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D. 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进行限制

 

查看答案

2010 年10月3 日,德国终于还清“一战”战败赔款中的最后一笔。德国此项赔款 是根据(  )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查看答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  ②东欧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  ③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