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举例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

(3)材料二中所说人物是指谁?他有何贡献?

(4)在当今对外开往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1)汉朝、唐朝 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史实说明: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日本的遣唐使 (3)鉴真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尊重双方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在西汉开通,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故材料概述了汉朝和唐朝的对外交往的情况,他们共同的作用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印度取经;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日本的遣唐使大批来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是唐朝的和尚,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故材料二中所说人物是指鉴真,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在当今对外开往新时期,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先进的文化,为我所用;要尊重双方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材料三中,被这位皇帝比喻为“明的失”的一面镜子的人臣是谁?

(4)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9分)

(1)大运河的三点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B.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派文人出任地方官

D. 实行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穿越到北宋,在它的军队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 加强禁军    B. 防止武将专权

C. 提高军队战斗力    D. 提高文人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