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战争是人类的悲剧,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我们...

战争是人类的悲剧,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探究问题。

材料一 说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还在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具有外包内含的关系。这不仅在于二者斗争目标的一致,更重要的是中国抗战在打击日寇、配合盟国作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彭训厚《世界反法西斯中的中国》

(1)材料一中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个战线建立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伟大的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专题展在南京国防园开展。展览陈列珍贵图片近300幅,以及《南京受降》、《东京审判》等数个珍贵视频,其中部分资料系首次展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材料三2017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期间表示,德国之所以在战后能够重新屹立于国际舞台,是因为它敢于正视自己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从而获得邻国的尊重和谅解。    

——摘自人民网

材料四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7日报道,就“南京事件”(即南京大屠杀),日本的一些教科书修改了表述方式。例如,把现行版本中日军“杀害了众多俘虏和居民”修改为“波及俘虏和居民,出现了众多的死伤者。”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在的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举办“国家公祭日”活动有何现实意义?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彻底打败法西斯。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德国能够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谅解,重新融入欧洲。 日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无法的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 (4)铭记历史教训,勿忘国耻,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的都是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二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民族贡献和民族牺牲。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以看到,德国能够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谅解,重新融入欧洲;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以看到,日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无法的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铭记历史教训,勿忘国耻,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整理的大危机新政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一反映了美国社会遭遇到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有什么特点?

【材料中的历史】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如下图)

材料三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广播讲话中,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并概括“NEW DEAL”最大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比较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和材料二中“NEW DEAL”的相似之处。

【感悟中的历史】

(4)结合图片和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

 

查看答案

今年是公元2017年回望百年前(1917年}的世界各国,有战火硝烟,,有社会动荡,也有机遇出现。走近1917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7年的欧洲】

材料一  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做出了种种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平民百姓当中出现,其中―个最惊人的表现是: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票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的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917年的俄国】

材料二  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191711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指出俄国的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1917年的中国】

材料三  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3)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三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

改正: 

(2)1922年英法美等九国签署了《五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

改正:

(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新模式,促进了苏俄经济恢复发展(  )

改正:

(4)19455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改正:

 

查看答案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查看答案

打破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