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四:“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积极意义。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3)材料三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此事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这首词中的“靖康耻”指什么? “匈奴”指哪个少数民族?

 

(1)促进了藏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之间的关系 (2)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3)澶渊之盟 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约,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书页,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 (4)北宋灭亡(金灭北宋) 女真族 【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宋的民族关系。(1)主要考查唐与吐蕃民族关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促进了藏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之间的关系。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这里说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中华”指的是当时的华夏族,在这里指的是唐王朝。“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体现了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3)此问考查的是宋辽关系。从材料二的标题宋和契丹之间的盟约。根据材料的意思: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历史称这个事件为澶渊之盟。依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约,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书页,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景象。 (4)材料三是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是指金灭北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他口中的匈奴是南宋的敌人金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

材料一:他是唐朝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皇帝,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唐朝一位皇帝:“她的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也有人说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她的石碑上却没有刻字,功过是非让后世去评说。

材料三: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请回答:

(1)三个材料中描述的皇帝分别是谁?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分别称为什么?

(2)材料一所说的皇帝有怎样的治国思想?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原则?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的这首《忆昔》诗,描绘了大唐盛世的富庶景象,为开创这一盛世,材料三中的“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从下图中得到关于隋大运河概况的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2)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从历史角度说说大运河能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

(3)短暂的隋朝还创立了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选官制度,它是什么制度?

(4)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哪一王朝?从它们的灭亡中可认识到什么?

 

查看答案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 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

C.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查看答案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  )

A. 隋朝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

A. 宋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B. 南北朝时期流芳千古的书画艺术

C.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