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化学式是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
(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
(3)组成该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写最简比);
(4)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mL | 温度/˚C | MnO2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 2 | 49.21 |
④ | 30 | 5 | 55 |
| 2 | 10.76 |
(1)通过实验_____和实验_____对比可知(填实验序号),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有关。
(2)用一定量的浓度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不影响产生氧气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2)实验室采用途径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3)实验室用乙途径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和____(填序号)。若把F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端(填“①”或“②”)进入。
(4)实验室采用途径丙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要检验所得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_____。
(5)用装置A、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G是暗紫色固体。(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 G 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B+C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②B→F _______。
水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净化水时,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电解水时,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由该实验可知水由____组成。
(3)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
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世界水周首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请例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任写一种)_______。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b.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选填周期表中的序号①或②或③)。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符号是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