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有关溶液的化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有关溶液的化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和水
B.汽油和水
C.蔗糖和水
D.食用油和洗涤剂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能溶于水形成溶液,但是也有很多物质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 【解析】 面粉和水形成的是悬浊液. 汽油和水形成的是乳浊液. 食用油和洗涤剂形成的是乳浊液. 而蔗糖和水形成的糖水是溶液.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压制成铝箔
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玉米酿制成酒精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
(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
(3)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1):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
(1)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2、图3).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______manfen5.com 满分网
(2)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______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3)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_;根据你分析:Na2CO3受热______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任写一种).
[拓展应用]
(1)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______方法除去.
(2)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之称,在营养价值上还是一种高效的补铁剂.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菠菜根比菠菜茎叶更有营养”、“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等说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通过实验来探究以下问题:
(1)菠菜中是否含有丰富的铁.
(2)菠菜中是否含有某种酸类物质.
(3)菠菜根中铁的含量是否比菠菜茎和叶高.
(4)菠菜为什么与豆腐不能同食.
该小组同学通过上网查询,获得以下资料:
①菠菜中确实含有一种有机酸,其化学名称为乙二酸(化学式为C2H2O4),俗称草酸.②草酸的酸性比醋酸强.③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 ④草酸钙是一种无色晶体,不溶于水,是尿道结石的主要成分.⑤Fe2+遇氧化性物质能转化为Fe3+.⑥含Fe3+的溶液遇KSCN(硫氰化钾)溶液呈血红色,而含 Fe2+的溶液则不能.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Ⅰ:
manfen5.com 满分网
实验Ⅱ:
取有根菠菜ag使用相同仪器和试剂,重复实验Ⅰ的过程,观察现象时发现溶液B的红色比实验Ⅰ中得到的溶液红色深.
实验Ⅲ:
另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分钟,滤去菠菜,得滤液C.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醋酸,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加入的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由此推知溶液A中含有______(填“Fe2+”或“Fe3+”).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操作过程中所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③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______
(3)实验Ⅱ中得到的溶液B的红色比实验Ⅰ中溶液B的红色深,可以说明菠菜根中铁元素的含量与菠菜茎、叶相比______(填“高”、“低”或“相同”).
(4)实验Ⅲ中向滤液C加入Ca(OH)2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的醋酸,其目的是排除碳酸钙的干扰.若醋酸的化学式可用HAc表示,写出碳酸钙与醋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加入醋酸后发现仍有不溶性物质存在,你认为该物质可能是______,则菠菜中______(选填“含有”、“不含有”或“无法证明”)草酸.
(5)试解释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的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
(1)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方法是:将FeCl2•nH2O固体脱水、真空干燥得到FeCl2,然后在高温条件下通入高纯度氮气(作保护气)和氢气(作反应物)的混合气体,生成纳米级Fe:则,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Fe+2HCl 查看答案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
(2)在t2℃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
(3)现有B点的甲溶质的饱和溶液,请解释从B点到A点的实际意义:______,判断A点是t2℃时甲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