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涤纶和羊毛...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硫酸

A.A
B.B
C.C
D.D
从给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针对性. 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 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 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 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 【解析】 A、羊毛属于蛋白纤维,点燃时有毛发烧焦的味道,而涤纶则没有.所以点燃后闻到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为羊毛,而无明显毛发烧焦气味的原物质是涤纶.可以鉴别. B、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以采取溶解、过滤的形式去除不溶性杂质.可以除去杂质. C、向含有杂质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由于碳酸钙粉末只和杂质盐酸反应,且生成主要成分物质,而剩余的碳酸钙粉末不溶于水.经上述操作可以得到不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 D、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能够使硫酸铜转化为沉淀的同时还生成硫酸钠,但是加入的过量的氢氧化钠的剩余部分对硫酸钠而言就是杂质.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倒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
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
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查看答案
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H+
B.CI-、NH4+、OH-
C.Ba2+、SO42-、NO3-
D.Na+、K+、NO3-
查看答案
下列鉴别化肥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法可鉴别氮肥和磷矿粉
B.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C.用加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可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铵
D.用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铵
查看答案
“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2B类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暴.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塑化剂”属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2
C.该“塑化剂”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4%
D.该“塑化剂”每个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