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资料:部分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MgCl2CaCl2Mg(OH)2Ca(OH)2
溶解性难溶微溶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______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Ⅱ后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______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
(1)粗盐提纯时,首先要把粗盐溶解,溶解粗盐的物质是水; (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3)除去杂质时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把杂质除尽; (4)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5)操作过程中可以增加氯化钠的质量,但是不能减少氯化钠的质量. 【解析】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水溶解. 故填:水.  (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所以操作Ⅰ和操作Ⅱ是过滤,操作Ⅱ后的沉淀物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故填:过滤;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把氯化镁完全除去. 故填:除净氯化镁. (4)刚好不再产生气泡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5)因为除氯化镁和氯化钙杂质、除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过程中都生成了氯化钠,所以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 故填:除氯化镁和氯化钙杂质、除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过程中都生成了氯化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CO与CO2的分离和对比实验.其中甲瓶盛足量的NaOH溶液,乙瓶盛有澄清石灰水,分液漏斗(丙)盛稀硫酸.
(1)关闭B,打开A时,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当乙中的现象是______时,则证明CO2已被完全吸收,且CO也已收集满.
(2)关闭A,按乙瓶起始的状态再更换另一个广口瓶,当观察到乙中出现浑浊现象时,说明已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过一段时间,乙中的浑浊现象消失,成为无色溶液,其原因是生成了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manfen5.com 满分网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H2O+O2查看答案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称量20克固体粉末,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粉末粉末的成分,将白色沉淀烘干称量其质量是10g,将X溶液(假设只含有一种溶质)蒸发至干称量其质量是11.7g,最终可知固体粉末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有广泛的用途.
(1)以赤铁矿(含氧化铁)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不锈钢属于    (填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C.金属材料   D.合成材料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使用稀盐酸除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般情况下,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动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造船工业为了避免轮船的钢铁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镶嵌的金属是    (填字母序号).
A.银  B.铜    C.铅  D.锌
(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Mg,滤液中有Fe2+查看答案
水和溶液在实验室和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a、b两支试管中气体理论上的质量比    ,由该实验可得出水的组成元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2)在天然水中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3)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图所示内容回答:
①在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乙”),在保持t1℃的情况下,要使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②若图3中a、b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乙的曲线是   
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