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小茜和小明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O2↑+CaCl2+H2O 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溶质H2SO4HClH2SH2CO3HClO
pH           小→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既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填字母)
A.H2SO4+2NaHCO3=2NaCl+2H2O+2CO2↑    B.2HCl+CaS=CaCl2+H2S↑
C.CO2+H2O+Ca(ClO)2=CaCO3↓+HClO    D.H2S+CuSO4=H2SO4+CuS↓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⑤五氧化二磷
[实验探究]小茜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1)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还有的杂质是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可能是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失效,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manfen5.com 满分网
资料一:根据题意: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分析解答; 资料二:(1)根据实验所用药品,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 (2)根据除杂的要求,除去H2S可选用CuS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B物质用于干燥制得的CO2,可选用无水CaCl2; (4)根据氯化钙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析】 资料一:由信息可知酸性强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因H2S的酸性比硫酸酸性弱,故错误; 资料二:(1)因大理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加入盐酸后可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 (2)根据除杂的要求及题目信息,除去H2S时可选用CuS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B物质用于干燥制得的CO2,可选用无水CaCl2;碱石灰、生石灰也能作干燥剂,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不可用; (4)若氯化钙失效会使水分干燥不彻底,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使质量偏大,质量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故答案为:资料一:D; 资料二:(1)HCl、H2S、和水蒸气; (2)硫酸铜;HCl、H2S等酸性气体; (3)无水氯化钙; (4)偏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彬同学选择了常见金属铜和铝一起进行对比实验.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提出假设]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
(1)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2)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到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三根试管中.
记录现象如下:
试管1试管2试管3
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实验结论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2)小彬同学将实验后的三根试管中的物质混合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有    查看答案
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它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几个实验: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甲中的NaOH与HCl恰好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    (填“乙”或“丙”);
(3)证明实验丙中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除了可以滴加酸,还可滴加的试剂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到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的试剂可以是     (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manfen5.com 满分网
(1)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时,电池正极是    端(填“a”或“b”)
(2)实验乙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    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由装置丙得出的结论是   
(4)用装置丁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实验测得的数据低于实际值,请分析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    查看答案
以下为实验室常用到的一些装置:
manfen5.com 满分网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C”)选择此装置要考虑的因素是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若要证明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该气体从     端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查看答案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_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_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______(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或有气泡冒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4)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______溶液.
(5)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______(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