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假设用此技术欲制的到蔗糖(C12H22O11),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
A.氢原子
B.氧原子
C.氮原子
D.碳原子
因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蔗糖(C12H22O11)分子由其化学式就知道是由C、H、O三种原子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为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即使用此技术制得蔗糖(C12H22O11),也不需氮原子. 【解析】 蔗糖(C12H22O11)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即使欲用此技术制得蔗糖(C12H22O11),也不需要氮原子.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在2.0%~4.3%之间,钢中碳的含量在0.03%~2.0%之间.将一块质量为8.5g的铁合金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91.9g稀H2SO4,恰好使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H2SO4,铁合金中其它元素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测得生成H2的质量为0.3g.(H:1  O:16  S:32 Fe:56)试根据计算回答: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g水和5.28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__ g,含碳元素______g.
(2)该物质中______(填“含”或“不含”)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g (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查看答案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manfen5.com 满分网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    ,B现象为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2)小华同学用pH试纸,按正确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则洗发剂显______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则护发剂显______性.
(3)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洗发时应先用______剂,后用______剂.
查看答案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市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化石燃料.请你回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煤矿有时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3)另据报导,在我国南海、东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态物.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    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强下,    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4)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观点.
①下列各图中表示我国节能标志的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②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写两种)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   
④请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例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