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乌鲁木齐位于________(干湿地区),属于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气候类型为________。

(3)图中数码代表影响我国的________(季风)。①为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_洋;②为________季风,来自________洋。

(4)乌鲁木齐与广州相比,受夏季风影响大的是________,受冬季风影响大的是________,受台风影响大的是________。

 

(1)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2)中温带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夏季风 西南 印度 东南 太平 (4)广州 乌鲁木齐 广州 【解析】(1)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据图可知:A为湿润地区;B为半干旱地区;C为干旱地区;D为半湿润地区。 (2)从图中可看出乌鲁木齐位于我国 的西北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我国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它大体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是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据图可知:乌鲁木齐属于非季风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3)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据图可知:图中数码代表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①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②为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4)夏季风来自低纬度沿海地区,因此我国季风气候区纬度越低,受夏季风影响越大;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地区,因此我国季风气候区纬度越高,受冬季风影响越大。乌鲁木齐与广州相比,广州纬度较低,因此受夏季风影响大;乌鲁木齐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台风主要来自我国的东南沿海,因此广州受台风影响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12年以来,云南遭遇三年连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多地旱情严重,农作物受灾,干旱已造成云南超过310万人饮水困难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三  我国南方、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

 

(1)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其中位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是   。()

(2)从材料三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    (合理/不合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径是:   。()

(3)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节水措施?(最少写出两点)

(4)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提倡节约用水。请简单绘制一幅节水宣传图,并简要叙述图中所代表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在观察高山植被时发现,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有着不同的种群和结构特征,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上不再有森林的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理论上森林分布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就叫这个区域的林线高度。

(1)说出我国林线高度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位于我国哪两个区域?

 

(2)简要描述我国林线高度的分布特征。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林线高度比北方高,这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这因素是如何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农业分布和发展问题示意图,读后回答各题。

(1)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______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2)对于D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是气候干旱没有水、草的地区 B.是以草原为主的高原畜牧业区

C.是以山地林业经济为主的地区 D.是沙漠地区,没有农业分布

 

(3)从大的方面分,图中畜牧区分界线把我国畜牧业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两种。

 

(4)A、B、C的一些地区,如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为什么要建立商品粮、棉基地 

 

(5)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应走怎样的道路

 

查看答案

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丘陵

 

查看答案

下列山脉中,属于南北走向的一列是    

A. 天山山脉    B. 大兴安岭    C. 横断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