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台湾省略图”和“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

读“台湾省略图”和“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是       海峡,隔海相望的乙省是       (简称)。丙       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2)读左图台湾的地势大致是东高西低,判断的依据是                      

(3)读左图,分析地较地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4)读左图分析台湾省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                   

(5)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经济类型为             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主导产业的类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原料密集型产业       D.资本密集型产业

(6)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台湾森林多树种丰富的原因。

 

(1)台湾 闽 钓鱼 (2)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河流流向) (3)②地位于台湾山脉迎风坡 (4)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 (5)外向型 B (6)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山地海拔高;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省等相关知识,考查的范围较广,既考查了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也考查了台湾的经济等。 (1)读图可知:甲是位于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台湾海峡,隔海相望的乙省是福建省(闽),丙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列岛的主岛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2)读图可知:台湾河流大多流向是自东向西流,河流由高处往低处流,从河流的流向判断台湾的地势大致是东高西低。 (3)读图可知:受地形影响,②地位于台湾山脉迎风坡,降水多;①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4)由于台湾西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工农业发达,开发历史久,经济发达,所以台湾省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 (5)读图可知:台湾的经济类型为外向型经济,20世纪50年代,台湾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工业为主;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90年代,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 技术产业,故选B。 (6)台湾气候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森林资源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确定界线A—B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C地区是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举出两例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3)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分析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4)目前乙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水稻改种花卉,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5)丙地区喀斯特地貌显著左图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峰林,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右图中虚线以_______(东、西)区域,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6)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参照图中对甲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乙地区的描述。

 

 

(2)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输出工程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能源工程对乙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条即可)。

 

(3)下图这种生活方式在乙地区越来越常见,其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4)甲地区的乌鲁木齐有一批技术人员计划乘火车途经济南到上海参加业务培训,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是       线陇海线—         线。

(5)乙地区是著名水乡该地区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是江苏的      

(6)乘船从南京至上海,江面越来越开阔,客轮、货轮穿梭不断;两岸城市也多了起来,高楼大厦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显而易见②河深刻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试分析②河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两条)

 

查看答案

小明与同学们利用东北三省相关资料探究影响交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据图回答问题。

    

(1)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黑水指的是       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可概括为                                 

(2)三江平原的作物熟制为           ,该地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

 

(3)右图中的虚线内是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区域。结合左图分析这里工业城市比较集中的原因。

 

(4)左图中甲地位于长白山山脉腹地,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但是人们仍然把铁路修到了这里,对照右图说出其主要原因。

 

(5)结合图分析伊春市发展木材工业最有利条件

 

(6)2016523日到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调研,指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他强调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阻,其阻力有哪些?

 

查看答案

坎儿井是新疆最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一,是新疆的生命之泉,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和哈密等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坎儿井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 关于坎儿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利用地势自流灌溉    B. 利用竖井输水,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C. 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 多修建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

2.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气温高    B. 地下水水质好

C. 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D. 夏季昼夜温差大

 

查看答案

香港回归以来,为祖国内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内地为香港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东方明珠” ②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③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④博彩旅游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香港土地利用转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其原因是(  )

A. 建筑水平高    B. 资金充足    C. 地狭人稠    D. 标新立异

3.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保留有大片的绿地,下面对于这种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用材林

B. 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C. 香港有些区域位置不好,人们不愿在那里生活工作,只能作为绿地

D. 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4.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如下图),其中珠江三角洲扮演店”角色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廉价    ②劳动力丰富

③市场广阔      ④资金雄厚、信息发达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