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

读图“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     峰,注入     海.

(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     (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     (城镇).

(3)黄河干流总落差约     米,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     米.

(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②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     河段(选填上游/中游/下游).

(6)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②     

(7)“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     灾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中游     严重的问题.

 

(1)雅拉达泽;渤;(2)河口镇;旧孟津;(3)4800;1600;(4)水量大;落差大;(5)中游;(6)下游河床宽坦;水流减慢,泥沙沉积;(7)决口;水土流失.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看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自西向东流注入渤海; (2)从图中看出,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河口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旧孟津;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知,黄河干流总落差约4800米,其中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2900﹣1300=1600米; (4)黄河上游河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5)从黄河的简介知道,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河段; (6)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有“地上河”; (7)“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临时容易发生决口灾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地形区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太阳能资源匮乏,广泛种植青稞等农作物

B. 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夏季高温多雨,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

C. 山脉C大致上是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也是地势第二、三阶梯的界线

D. 长江与黄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中上游水能资源都较为丰富

 

查看答案

《黄河妈妈》歌词送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流淌在甲段的(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高原

2.黄河河水在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 落差大,水流湍急

B. 河床高,泥沙淤泥

C. 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 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手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

A. 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B. 唐古拉山脉  渤海

C. 唐古拉山脉  东海    D.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2.图中城市①是(  ),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

A. 重庆    B. 武汉    C. 湖口    D. 宜昌

3.图中字母F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是(   )

A. 葛洲坝    B. 三峡    C. 白鹤滩    D. 向家坝

4.图中字母D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叫(   )

A. 汉江    B. 湘江    C. 乌江    D. 岷江

 

查看答案

长江干流流经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众多,全长6300多千米。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①②③④支流中主要位于江西省境内的是(     )

A.     B.     C.     D.

2.长江航道有“黄金水道”之称,一 艘轮船从A港口航行到上海,经过的港口城市B、D、E、F依次是(     )

A. 重庆-宜昌-南京-上海

B.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C. 重庆-武汉-湖口-上海

D. 攀枝花-重庆-武汉-上海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源头

2.形成该图所示的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 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内蒙古草原严重沙漠化

3.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D. 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